主管QQ:441007419

吉林工业运行快速回升 人心和士气极大提振2022-08-08 09:54

  首先关注一个细节——7月21日,中国吉林网记者在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采访中看到了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

  头戴黄色安全帽,一脸汗水的施工现场总指挥杲和刚兴冲冲的告诉记者,“足不出园,我们就能组装成一部完整的风力发电整机。”

  其实,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装备产业园产品在7月11日才正式下线。这标志着松原市“六新产业”发展、“陆上风光三峡”建设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5月5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宽幅01C星、高分03D27~33星等8颗卫星发射升空。至此,“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增至54颗。

  6月28日,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开工,将形成2000亿元产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7月5日,国家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吉林化纤6万吨碳纤维项目在吉林市正式启动。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新宇表示,今年上半年,吉林省贯彻落实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瞄准“六新产业”主攻方向、“四新设施”建设重点,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工业增速大幅回升、多地区多产业亮点纷呈,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工业运行快速回升、提振发展信心。标志着全省生产秩序回归常态,稳定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预期,极大地提振了人心和士气。”赵新宇教授认为,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特别是受国内疫情多地反弹影响,产业链供应链时有阻断,工业经济运行困难较多。吉林省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在实现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后,有针对性组织工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全面掌握重点企业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情况,“一企一策”帮助解决企业生产供应不足、运输受阻等问题,最大限度减轻疫情对全省工业经济的影响。

  6月份,长春市和吉林市借助于重点产业的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快速回升,同比分别增长9.2%和22.5%,比5月份分别提升17.9和29.6个百分点,是全省工业经济实现回升的主要动力。

  此外辽源市(22.6%)、通化市(3.2%)、白山市(8.9%)和松原市(3.9%)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而且增速较上月均有大幅提升。

  对此,赵新宇教授表示,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主城主业有担当、有作为。“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是“十四五”时期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既理顺了吉林省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也明晰了吉林省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长春吉林一体化协同发展初见成效、呈现同频共振,中心城市的辐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带动周边和临近的4个地级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同时,分布在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的重点产业发展态势可圈可点,支撑起全省工业经济的快速回升。

  吉林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02.54亿元,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5.9%,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6月份,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1.4%,新材料产业产值增长52.3%,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42.3%,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增长34.1%。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中,集成电路产量当月增长25.0%,汽车仪器仪表增长1.5倍,碳纤维产量当月增长1.8倍,新能源汽车产量当月增长57.0%,城市轨道车辆增长17.9%,风力发电机组增长1倍。

  “六新产业”亮点多,激发振兴发展新动能。“六新产业”是吉林省立足实际、发挥传统优势,谋划新兴产业布局,实现振兴吉林“新突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创新之举。赵新宇教授告诉中国吉林网,“六新产业”是吉林省实现“换道超车”的重要方向,今年上半年“六新产业”的迅猛发展是吉林省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将会推动吉林省产业发展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也必将会成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