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QQ:441007419

立讯精密深度绑定苹果隐忧尽显!毛利率持续下滑接近腰斩利润率大幅下降2023-02-20 09:01

  苹果的造车计划再次传出新消息。网传苹果汽车或将由奇瑞汽车负责代工生产。针对此说法,奇瑞内部人士回应称,目前没得到相关信息。

  相关消息目前并未得到官方证实,但此次传言的背后还有 果链一哥立讯精密002475) 的身影。立讯精密是苹果最大的代工厂之一,在 2022 年 2 月份就与奇瑞控股集团、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和制造,其中奇瑞持股占比 70%,立讯精密占比为 30%。

  公开资料显示,立讯精密是一家专注于连接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2011 年切入 果链 ,成为 iPad 连接线 年,公司获得 AirPods 整机代工资格,随后成为 AirPods 最大的代工厂商。

  在切入 果链 之后,立讯精密业绩飙升。2011-2021 年,立讯精密营业收入由 25.56 亿元增至 1539.46 亿元,增长了近 60 倍;净利润由 2.57 亿元增至 70.71 亿,提升了 26 倍。

  近年来,立讯精密与苹果的绑定逐渐加深,2017 年至 2021 年,公司来自第一大客户苹果的收入占总营收比重分由 37% 攀升至 74%。立讯精密与苹果之间的绑定可谓越发紧密,也存在烦恼和隐忧。对苹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成败系于苹果一身的隐忧已经开始在业绩上有所显现。

  这些年来,虽然公司的营业收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净利润却在 2021 年出现了下滑。增收不增利情况明显,主要是受毛利率下滑影响。2014-2021 年,立讯精密毛利率分别为 23.29%、22.88%、21.5%、20%、21.05%、19.91%、18.09%、12.28%。2014 年之后,立讯精密的毛利率处于明显的下滑趋势,在 2021 年时,公司的毛利率再次创下了新低,与 2014 年时相比已经累计下滑超 10 个百分点,接近腰斩。

  2022 年上半年,立讯精密综合毛利率依为 12.5%,依然没有明显起色,财报解释称,海内外疫情的不断反复,导致了公司经营成本的上升,拖累了整体盈利能力。

  事实上,深度绑定苹果的同时,中国的果链企业在合作中其实并没有多少话语权。立讯精密等果链企业在和苹果的合作过程中,议价能力并不高。在大客户苹果的强势话语权之下,立讯精密毛利率持续走低,导致利润率的大幅下降。

  在财报中,立讯精密也提及公司存在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立讯精密表示,公司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并且短期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尽管相关客户在业内均属于顶尖客户,具有强大、领先的市场竞争力,且与公司保持了多年的稳定合作关系,但如果重要客户发生严重的经营问题,公司也将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

  立讯精密净利润增长迟滞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电子周期性衰落。在经历了 2017 年之前的高速发展后,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呈现下降趋势,市场逐渐饱和。

  2022 年,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已显疲态。国际研究机构 Canalys 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2 年第三季度的需求疲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 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 年 1-4 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约达 0.87 亿台,同比下降 30.3%;1-8 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同比下降 22.9%。

  立讯精密以做传统连接线、连接器起家。公司研发、制造及销售的产品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通信及数据中心、汽车电子和医疗等领域。其中消费电子是立讯精密长期以来营业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2021 年消费性电子收入占其营业收入的 87.46%。

  在市场下行趋势明显的情况下,立讯精密本身就存在的潜在风险再次被放大。立讯精密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北向资金连续减持的同时,前十大股东中,傅鹏博、朱璘管理的睿远成长价值混合型基金于三季度减持了 372.76 万股。

  面对过度依赖苹果和智能手机市场的下行等问题,立讯精密已经开始探索应对的策略。早在 2007 年,立讯精密就开始布局市场空间更为广阔的汽车产业,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布局。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曾经表示,立讯精密重视多市场的布局,同时也注重企业内部与时俱进的优化。

  2007 年,立讯精密开始汽车连接器研发。2022 年 2 月,立讯以 100.54 亿元人民币获得奇瑞控股 19.88% 股权、奇瑞汽车 7.87% 股权和奇瑞新能源 6.24% 股权,开始布局汽车零部件产业链。2022 年开始,立讯精密就频频爆出进入新造车的序列,尤其是和奇瑞汽车的频繁接触合作,被市场解读为进入新造车势力的一种前期布局。

  立讯精密表示,已经针对汽车板块进行了长期性规划。目前,公司在汽车方面的产品线包括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新能源、智能驾舱 / 控制等。

  虽然立讯精密已经开始在汽车领域发力,但是从 2022 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构成来看,汽车部分的业务收入占比依然较低。2022 年上半年,立讯精密汽车部分的业务收入仍然只有 21.11 亿元,营业收入占比只有 2.58%。消费电子部分的营业收入占比依然高达 85.34%。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拥有最多的消费者。全球所有主要的主机厂都在这里竞争,智能汽车品牌和车型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当下,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正全面从政策驱动过渡到市场驱动的高成长阶段。与 2020 年相比,电动汽车销量在 2021 年增长了 1.6 倍达到 352 万辆,连续 7 年位居全球第一,预计 2022 年销量将继续增长 47% 至 500 万辆左右。与此同时,电动汽车的渗透率持续提升,由 2021 年年初的 7.2% 增长至年底的 19%,与 10 年前相比呈现指数级增长,体现出巨大的成长潜力。

  整体看来,立讯精密在汽车领域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不过目前还不能支撑起业绩的增长。探索多元化布局,转战汽车产业能不能成功,对于立讯精密来说至关重要。与其他转型较为成功的果链企业相比,立讯精密的转型成效还不明显。

  下周一起正式开闸!北交所迎资金活水,13家券商携增量资金入场,36只个股被首批做市

  按摩仪品牌SKG厂商闯关IPO!高分红高薪酬下,未来穿戴到底在“按摩”谁的大腿?

  宁德时代推进电池降价!要求上游供应商下调材料价格;威马汽车否认千万级项目“智慧停车”靠黄牛刷单;申通快递:1月快递服务业务收入同比降15.33%

  王洪章:广州可重点发展绿色金融等特色金融,助力经济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